二十年前,他是留着长发、坚定不屈的抵抗战士“昂利”;二十年后,他成为冷漠倦怠、在善恶间挣扎的审讯官“朗德里约”。在萨特名剧《死无葬身之地》的复排舞台上,国家一级演员徐卫完成了一场与自己的对话,也完成了一次表演意义上的厚重攀登。
“我不把那孩子放在眼里,我要让男子汉开口。”这句朗德里约的经典台词,徐卫念得没有嚣张,反而透出冷感与自嘲。那不是胜利者的宣言,而是一个被困者的嘶鸣。在查明哲导演的这部代表作中,徐卫此次饰演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反派,而是一个被战争机器异化、在暴力与虚无间徘徊的复杂灵魂。他的表演并非依靠外在的嘶吼与狰狞,而是以内敛、压抑甚至文人气的审讯官形象示人。他坐在那里,点燃一支烟,眼神时而锐利如刀,时而空洞自省。当他说出“你要是招了,我们就饶你活命”时,语调中听不出诱惑,只有深深的疲倦。徐卫诠释出的朗德里约,早已不相信招供能改变什么,他只是在完成一场权力的仪式。
镜像之间的角色突围:从昂利到朗德里约
对徐卫而言,这次转型具有特殊意义。2005年和2014年,他都是剧中知识分子昂利的扮演者——那个萨特笔下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抵抗战士。2024年,他却站在了昔日自己的对立面。这不是简单的角色转换,而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隔空对话。徐卫的演绎让观众看到:朗德里约并非天生恶魔。开场时他带着上班族般的倦怠感抱怨工作;听到战报时砸向收音机的爆发,暴露的是恐惧与绝望;面对不屈的囚徒时,他恼怒中甚至藏着一丝扭曲的敬佩。徐卫为角色注入了多维度的心理真实感,让他成为与抵抗者并行的悲剧性存在。
徐卫的朗德里约最令人难忘的,是那些“失态”的瞬间。听到囚犯跳楼时的怔忡,砸向收音机时大骂“混蛋”的失控,最后几乎哀求囚徒“开口”时的崩溃...徐卫没有刻意表演人性的软弱,而是让这些瞬间自然地从角色的铠甲中渗出。他演的不是一个简单的“审讯官”,而是一个穿着审讯官皮囊的、迷失的灵魂。当他说道“克洛谢使我恶心”时,观众能感受到他厌恶的不仅是同僚,更是必须与之为伍的自己。这种深刻的角色理解,让朗德里约超越了简单的道德判断,成为一个具有哲学厚度的形象。徐卫用表演告诉我们:真正的恐怖不是外部暴力,而是内部的瓦解;施加暴力者往往也是被暴力吞噬的第一人。从昂利到朗德里约,从正派到“反派”,徐卫的这次“下楼”,恰是他表演生涯的一次重要“上坡”。他敢于打破自身俊朗正派的形象窠臼,深入灰色人物的内心地带,这种勇气与实力,在当下显得尤为珍贵。
舞台之外的影视版图
除了话剧舞台上的突破,徐卫在影视领域也留下了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。他在《大秦帝国》与《天盛长歌》中都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,挺拔的身姿和儒雅的气质往往成为观众的焦点。徐卫的表演总是带着知识分子的深沉与克制,即使在不同类型的作品中,也能赋予角色独特的文人风骨。目前,他有两部待播作品备受期待:《家业》和《冰湖重生》。从已有信息来看,这将是他拓展表演边界的又一次尝试。